【青岛发布】权威发布|青岛打造中医药高地 建成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来源:青岛发布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22-11-25   字体:【

权威发布|青岛打造中医药高地 建成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11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建设中医药强市的若干措施》 的相关情况。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市中医药局局长薄涛;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中医药局专职副局长赵国磊;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付先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薄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市中医药局局长

        赵国磊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中医药局专职副局长

        付先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社会办中医试点城市、国家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联系点城市。我市实施的差异性中医药医保支付、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外埠中医专家存案、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指导等4种服务模式,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中医药强市”。当前,我省正在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完成好我市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任务,推动市十三次党代会有关中医药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实现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市卫生健康委聚焦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多次到相关科研院所、中药企业和医疗机构调研走访、问需问策,反复征求区市、部门意见,结合我市中医药工作实际制定了《若干措施》,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以市政府名义印发。

二、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是我市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的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综合性文件,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意义。锚定中医药工作“走在前、开新局”,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新期待为目标,围绕服务能力、产业振兴、文化弘扬、人才支撑、医保扶持和财政保障等关键环节,充分激发和释放中医药多元功能和价值。主要内容分为10部分,共计18条措施。

    一是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强化中医药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政策供给,推出3-5项在全国领先的改革经验。试点开展“艾进万家”“冬病夏治三伏贴”等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推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开展“送汤药上门”服务,加大中医药惠民服务力度。建立市、区(市)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心,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普通人群分别筛选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尚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培训1000名能中会西的中医药人才,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二是打造中医药高地。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倍增,创建省级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建成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和青岛市中医医院城阳院区,牵头打造心血管科、康复科、肺病科等3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推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海洋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海洋中药规范使用和产业化提供路径支撑。推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剂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中药研用产融合发展。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战略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岛技术合作平台。

    三是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根基。推进区(市)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除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外,各区(市)至少办好1所公立中医医院(西海岸新区2所)。推动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等6家区(市)中医医院新建、迁建和改扩建,有效促进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升级。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医务人员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道)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5%,每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90%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在全市打造15分钟基层中医药优质服务圈。

    四是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实现政府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医院中医药科室全覆盖。强化中医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等科室建设,提高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完善“互联网+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优化中医药特色服务电子地图,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五是加强中医药优势特色建设。推动中医药传统技艺传承创新,加强传承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遴选培养100名中医临床优秀研修人才,广泛开展老中医学术思想、老药工技艺等师承教育,使中医药薪火相传。加强中医药质量管理,强化中医质控中心建设,构建中医质控管理体系,加大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中药质量安全。

    六是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大力发展海洋中药,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扶持做强2-3个现代化海洋中药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3-5个享誉省内外的海洋中药品牌。建立20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打造3-5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和2-3家质量规模双一流的中药饮片加工、经销企业。着力推进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打造5个中医药旅游点(线)、10个中医药特色街区和10个市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七是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挖掘岛城中医药特色疗法,打造10个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特色技术)、10个中医经典(非遗)传承创新中心,淬炼100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推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发中医体质辨识自测系统,免费为群众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指导服务。弘扬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建设中医药博物馆,打造中医药主题公园。在全社会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八是加大中医药国际交流力度。组织我市中医药企事业单位参加境外经贸文旅活动,支持中医药骨干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建立3-5个国际中医门诊。依托国家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和国际学生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推广中医药传统技能和优秀文化,持续提升我市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九是支持中医药事业聚才用才。加快推动中医药学院建设,培育应用型、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优化中医药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聘用管理机制和中医药人才选拔评价机制。实施市级“岐黄”人才梯次培养计划,组织遴选100名市级中医药领军人才、中医药名家和基层名中医。培养引进包括10名国医大师在内的100位省级以上名中医,锻造岛城中医药靓丽品牌。

    十是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市、区(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工作机制作用,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强市建设的重大问题,推动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配齐配强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工作力量。落实对中医药的财政倾斜,对省级以上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分中心)、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县域中医医共体、国医馆、国药坊等按不同标准给予经费资助。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为全省改革开放龙头城市和先行纳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城市,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中医药强市和参与全省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上发出青岛声音,彰显青岛特色,体现青岛担当,做出青岛示范,让广大人民群众看中医更方便、用中药更放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https://mp.weixin.qq.com/s/cSvM-O6UfYWV2hPjzUr3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