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思政课堂|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度融入“大思政课”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张昕   点击数:   日期:2022-04-26   字体:【

思政课堂|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度融入“大思政课”

        2022年3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篮球比分,篮球比分90vs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强调,要“着眼坚定历史自信,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落实这一要求,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度融入“大思政课”,是值得高校工作者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一个重要课题,必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成长为眼里有光、脚下有力、心中有信仰的时代新人。

        2021年国庆节前夕,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包括了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46种。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尽管内涵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内容和精神实质是相通的、一致的,各有侧重,其中一类是群体创造的,如沂蒙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另一类是个体形成的,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等,不断延展、恒念恒新。每一种精神都彰显了先进人群在特定环境、特定考验面前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实践,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人类精神世界良好美善的崇高天地。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情感、意志、理念、信念、人格的审美升华,拥有崇高的道德品格和道德力量,占据了道义高点和精神高地。

        时代越是向前,越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今天,喊出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铮铮誓言的青年一代,努力擦亮、呵护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征程上构筑的精神标杆、精神丰碑,礼赞、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谱系中蕴含的大德、公德、私德,必将有助于升华道德认知,强化道德自律,砥砺道德实践,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这恰恰是“大思政课”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拿着一个文件在那儿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谁都不爱听。”“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提供了重要遵循,为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人生大课。“大思政课”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更好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理念创新和现实要求,体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视野、大情怀、大智慧,具有清晰的使命定位和明确的行动指向,将有力促进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如何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青年学生播下理想信念的火种,“大思政课”亟待选择并践行新的“打开方式”。

        确立“大目标”,擦亮“红”的底色。深刻理解“大思政课”之“大”,要善用历史资源有助于彰显课程的深厚底蕴。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管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还是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在共产党人胸中涌动的都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赤胆忠心。他们面对高官厚禄不为所动、面对铁窗酷刑毫不畏惧、面对艰难困苦绝不退缩,高喊“头可断、血可流,主义不能丢”等铮铮誓言,用信仰之力战胜了邪恶,用理想之光驱散了黑暗。“大思政课”的终极目标就是着眼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着力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一代新人。通过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助于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

        聚焦“大主题”,凸显“活”的特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抵御重大灾难过程中,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胜利,铸就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都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大思政课”就是要综合运用历史的、现实的、国际的宏阔视野,充分挖掘百年党史中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大事件、大题材、大素材,深入把握蕴含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赓续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如今,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沂蒙精神……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总之,“大思政课” 不仅要知识解疑还要思想解渴,不仅要学习认知更要有实践体悟,不仅要有理论透彻更要有信仰坚定,努力做到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有血有肉。

        打造“大课堂”,拓宽“学”的时空。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联系实际、融入实践。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再到火星探测……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长征火箭的一次次呼啸升空,浩渺苍穹的“中国星”,也由寥若晨星变为繁星灿烂。对这些内容,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充分彰显“大思政课”的实践品格,把传统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红色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展示地等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增强课堂的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教学的浸润性、实效性。只有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这样的思政课才会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才能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使青年学生愿意听、喜欢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他们在思考感悟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在接受结论的同时坚定信仰信念、提升道德修养、升华思想境界,胸怀理想,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讲好“大故事”,谋划“高”的站位。历史是大写的精神。每一种精神,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共同彰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井冈山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等,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史;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西迁精神等,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自力更生的新中国建设史;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改革开放史;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讲述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坚定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地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鲜活感人的教材,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中国故事,最有生命力,也最有活力。 “大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展现“三尺讲台,时代山河”的恢弘气势,向青年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他们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志存高远,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一座丰饶的“思政富矿”,值得我们用心用力传承好、弘扬好。讲好“大思政课”,要求我们胸怀“国之大者”,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与流、根与魂,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新颖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增强青年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启发鼓舞他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教育引导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矢志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强国一代,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598133468611975029&cdn=https%3A%2F%2Fregion-shandong-resource